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重点领域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对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485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3-06-01 17:43:39

类别:A

签发人:李永林


宝人社函〔2023〕143号


脱攀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引进年轻创业者的提案》(政协宝鸡市十三届委员会二次会议提案第48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三个年”活动要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创新主体活力,催生更多市场主体,更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计划采纳的事项:一是全方位引导、帮助,扶持和吸引年轻优秀的创业人才,提高优秀年轻创业者来宝发展。二是大胆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三是持续不断的培养年轻的创业者及不间断的提供企业服务。

二、当年完成和推进的事项:

(一)实施“创业主体培育”计划,支持青年群体创业。先后制定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和《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通知等文件,近期正在联合八部门印发《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实施方案》,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加大创业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创新创业课程、创新训练、创业实践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扩大创新创业教育普及率和覆盖率。开展创业训练营、创业实训等活动,提供项目指导、风险评估、商业实战模拟等“沉浸式”体验,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意设计成果落地转化。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中国”暨“创客陕西”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活动。

(二)实施“创业服务护航”计划,服务青年群体创业。集聚各方优质创业服务资源,加快构建创业信息发布、业务咨询、能力培养、指导帮扶、孵化服务、融资支持、活动组织等一体化服务机制。组织创业专家和创业导师基层行活动,对年轻创业群体创业进行分类指导,通过主动对接、定期走访、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针对性创业指导服务。强化人力资源对接服务,面向各类创业项目人才引进和招聘用工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洽谈活动,为年轻创业群体创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探索驻校企业家制度,扩大校外双创导师规模,鼓励驻校企业家和校外双创导师定期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团体开展创意沙龙、项目路演和创业实训,提供创新创业分类指导咨询,对接校外政策、资金及市场资源等创业服务。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引进、对接等人才活动,发挥双创基地引才聚才作用。

(三)实施“创业培训赋能”计划,培养创业人才。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参加创业培训。针对有创业需求的重点群体,根据其培训意愿开展创业培训,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深入实施“马兰花”创业培训行动,开展“创办你的企业”“改善你的企业”“扩大你的企业”等培训,提升创业能力。根据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培训需求和就业特点,针对性开展互联网营销师、网约配送员、无人机驾驶员等新职业培训,以技能培训助力青年稳就业工作。累计开展青年新职业培训1000余人。

(四)实施“创业政策扶持”计划,保障青年群体创业。对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毕业年度和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以及农民工、脱贫劳动力、退役军人、企业失业人员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所创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的,按规定给予5000元/户一次性创业补贴。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宣传和实施力度,推动人社、财政等政府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信息共享,加快推行电子化审批,优化创业担保贷款审核、发放、贴息流程,实行全程线上办理,提升创业担保贷款申领便利度。截止4月底,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1笔,放款2.05亿元,带动就业1900人。

(五)实施“人才引进扶持”计划,加大引才育才力度。

一是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市委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在市委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印发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实行“双组长”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工作,为人才引进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完善人才引育政策。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制定宝鸡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引育八条政策,通过发放住房生活补助、学费资助、社保补贴、招工奖励、薪酬补助、“优才卡”等形式,鼓励支持工业企业通过柔性引才等多渠道引育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其中,各类人才来宝鸡创办的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500万元、1000万元、1500万元的,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1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人才或在宝鸡创办企业的人才发放“宝鸡优才卡”,持卡人员按规定在直系亲属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交通旅游等方面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对工业企业全职引进或自主培养的A类、B类、C类人才(分类目录见附件),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住房生活补助(分5年等额发放)。对工业企业招用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第一批次理工科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3万元、6万元的住房生活补助(分3年等额发放)。在此基础上,市人社局制定印发人才引育政策《工作指引》,明确申报条件、审批程序等,助推政策落实落细。三是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市人社局立足自身职能职责,聚焦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2021年来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137名,累计企校双师联合培训新型学徒1万余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四是优化人才服务举措。聚焦驻宝中省市重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关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现实需求,市人社局下功夫编制《宝鸡市急需紧缺人才目录》,覆盖优势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工业、钛及新材料等10个行业领域及产业,确定全市企业64户、岗位138个,将适时在相关门户网站发布。严格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审核申报和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推荐,积极协调落实人才工作经费,做到承诺践诺、拴心留才。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按照全市人才工作统一安排部署,积极推动人才工作相关政策落实。同时,按照职能职责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落实政策,主动作为、积极兑现,配合落实好创业就业、人才引育相关政策,及时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和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二是注重人才引进,采取“统一招+单独招+联合招+自主招”的“四+”招聘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持续加大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鼓励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重点产业领域引进高端人才,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三是突出培育技能人才,深化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在岗职工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积极举办各类技能大赛,提振“宝鸡技工”品牌,培育更多更优的“宝鸡工匠”高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




宝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25日



(联系人:郭建博,电话:3262979)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


主办:宝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运营维护及技术支持:宝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宝鸡市代家湾行政中心1号楼 电话:12333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03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