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写好民生答卷 绘就幸福图景——宝鸡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综述

来源:宝鸡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08 09:31


 金台区三迪小学的孩子们欢庆六一

 市民用歌声赞美美好生活

卫生服务保障老年人健康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之本。

  自去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宝考察以来,我市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市委、市政府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聚焦发展为民、政策惠民、服务便民,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多领域持续发力,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为百姓幸福生活添砖加瓦,一幅温暖人心的民生画卷在陈仓大地徐徐展开——
  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近40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约20万个;
  建成老年人爱心助餐点136个,服务老年人43.6万人次;
  全市64家医疗机构实现“一次挂号管三天”全覆盖,为70.3万名患者减轻就医负担482.2万元;
  ……
  优布局强队伍 夯实教育根基
  “新学校环境优美,各项教学设施也齐全,我很喜欢这个学校。”陈仓区虢镇小学三年级学生张瑞欣高兴地说。
  9月1日,虢镇小学正式开学,张瑞欣和其他学生一起高兴地走进校园,满怀期待开启新学期。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工程。一年来,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推动项目建设,使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总量持续扩大,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与城市建设更加协调。同时,市上聚焦新兴产业,优化调整各类中职院校专业的设置,扎实推进教师交流轮岗的覆盖面和人数,不断加强高素质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深化教师健康关爱、校园环境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实事项目,推动教育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年来,宝鸡市第一中学科技新城校区和宝鸡市渭滨第一学校相继投用;金台职教中心迁建、凤翔区高新小学、凤翔区高新幼儿园等16个重点教育项目即将投用;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在全省率先推行;麟游县被评为全省首批、全市首家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凤县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市17所中职院校新增13个专业;全市组建教育集团40个,涵盖成员校141所。
  稳就业兜底线 保障民生之本
  9月4日,在渭滨区经二路街道的“蒲公英”社区工厂,专职老师在给学员教授编织技巧。通过大家的巧手编织,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唐风娃娃、五颜六色的花朵、富有创意的针织挂件呈现在眼前。
  这个社区工厂成立于2023年,目前在全市50余个社区(村)设立加工点位,编织队伍发展壮大至1000余人,一年时间实现新增就业40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年来,我市始终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为重点,积极构建“政策稳岗、培训赋能、创业带动、失业帮扶、公岗兜底”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出台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政策,通过培育经营主体稳就业、助企纾困保就业、优化服务助就业、劳务输出拓就业、创业扶持带就业、扩大投资增就业、技能培训扶就业,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我想过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没想到第一天就找到了工作。”前不久,在渭滨区“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服务季活动上,签署就业意向协议的市民刘海滨说道。
  一年来,我市先后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近40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约20万个,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2.46万人;组织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提供政策性岗位2500余个;开展“人社干部”访企拓岗就业对接活动,征集市场化岗位1.3万个;深化苏陕劳务协作机制,新认定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18个;新增城镇就业约4万人。
  强医改惠民生 增进百姓福祉
  “以前复诊每次都要重新排队挂号,现在三天内复诊直接凭首次挂号凭证就能找医生看诊,省心又省时。”日前,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王女士对记者说。
  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就近看病、全民医保……一年来,我市坚持项目建设与能力提升双轮驱动,纵深推进综合医改,优化健康服务、持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健康宝鸡”建设稳步推进。
  “现在看病真方便,跑不了多远就能把病看了,有时候甚至有医生上门给我们看病。”说起现在的医疗变化,家住凤县唐藏镇辛家庄村村民李义明说。
  一年来,市中心医院港务区院区和市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投入使用;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16%;全市22家医院完成市级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前置服务器部署,累计互认检查检验结果1.9万项次,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123万元;全市55家医疗机构147项检查检验项目纳入全省互认体系,降低群众医疗费用;基层医疗机构建成慢病管理中心23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全部达到中省指标;全市产前筛查率高达99.99%;组织开展义诊60多场次,全力保障老年人的健康,为8525名失能老年人开展健康评估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护理、健康监测等一体化服务。
  优养老精服务 温暖幸福晚年
  “饭菜的味道好、样式多、很便宜,我基本上每天都来这里吃饭。”在渭滨区宝成社区老年人爱心食堂,69岁的居民何永年说,花9元买了一份一荤两素的饭菜,吃得饱饱的。为解决老人吃饭不方便的问题,社区依托辖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食堂,不仅对社区老年人实行优惠,还对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贴心的送餐服务。
  老年人走进社区食堂,在家门口就可以吃到便宜可口的暖心餐,成为宝鸡许多老人最幸福最方便的贴心事。此外,我市一些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不仅设置餐厅,还设有图书阅览室、康养室、休闲娱乐室等,服务功能一应俱全,是社区老年人休闲的好去处。
  一年来,我市立足提升广大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通过强服务、优政策、重改革,实施养老幸福工程、发展居家社区养老、强化机构养老服务,让养老服务有保障、有制度、有温度。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06所,设有老年人爱心助餐点136个,惠及老年人43.6万人次;完成适老化改造3730户;在18个村(社区)开展慈善家园与农村互助幸福院融合运营试点,探索助餐助洁助浴、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模式,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宝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宝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奋进之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托举起百姓稳稳的幸福,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民生答卷”既有“厚度”,又有“温度”。

主办:宝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运营维护及技术支持:宝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宝鸡市代家湾行政中心1号楼 电话:12333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03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