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匠”劳务品牌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日前,记者从陈仓区人社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区创新打造“1238”就业帮扶模式,通过政策联动、资源整合与服务下沉,打出就业增收“组合拳”。截至目前,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24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79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就业4.28万人,就业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近年来,陈仓区坚持“就业围着增收转、岗位跟着群众走”的思路,形成“1238”(一个目标、两轮驱动、三级网络、八项措施)的就业帮扶新路径。通过“点对点”劳务输出与“家门口”就业双轮驱动,向江苏、新疆等地输送劳动力2.15万人,同时搭建“零工早市、人才夜市、就业集市、岗位超市”四市促就业载体,构建15分钟就业圈,实现城乡劳动力就近就业。为精准匹配供需,该区依托区、镇、村三级服务网络,整合177个行政村(社区)网格资源,动态掌握劳动力就业需求,累计开展“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50余场,提供岗位4万余个,促成就业2700余人。
针对重点群体,陈仓区将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公益岗位兜底范围。同时引入订单式培训资源,开展叉车驾驶、养老服务等实操性强的技能培训,帮助49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技能型转移就业。
在载体创新上,陈仓区目前累计建成40个就业帮扶基地,培育“玻璃工匠”“三秦好阿姨”“社火工匠”等10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2.8万人。其中“陈仓玻璃工匠”获评市级劳务品牌并形成完整产业链,带动从业者年均收入达6.8万元,与3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百人助百企”行动,区人社局为博磊化工等企业落实以工代训补贴、工伤失业降费等资金1540余万元,为各类经营主体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090.18万元,帮助吉利汽车、扶风比亚迪等企业解决用工6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