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农民工每月只领取生活费或部分工资,等到年底或工程结束时一次性算总账发工资。因此,极易引发欠薪乃至突发性群体讨薪事件。
近日,在县城某工地打工的蒲城人杨争义怎么也没有想到,到扶风县人社局投诉追讨被欠的工资,仅用三个小时就协调妥当,拿到了1.7万元工资。
“去年11月,我跟人在县城一家建筑工地干钢筋活,到今年10月老板还欠我三个多月工资没结算。”杨争义告诉记者,他是个外地人,刚来讨要时还有点担心。待他把情况说明后,接待他的劳动监察人员一边联系企业协调,一边给他解释相关政策,仅用3个多小时就把事情办妥了,这让杨争义很是感动, “人社局劳动监察,真是我们劳动者维权的‘保护神’”!
隐患苗头“掌控”防范
“镇上的劳动维权信息员小王会隔三差五下去检查,一旦辖区内的企业有违法用工、拖欠工资等苗头,小王会第一时间反馈给镇上,并上报县劳动监察大队,把小纠纷提前化解在了厂内。”说起维权监管网格化,法门镇副镇长毛智礼很自信。
今年,扶风县发挥遍布全县镇街、社区、园区的133名网格信息员,随时对辖区内的企业巡查,第一时间掌握用工动态和纠纷隐患,为及时调查处理赢得了时机。同时,县人社与信联办、维稳办、外宣办等部门建立了信息互通、工作互动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涉及农民工欠薪的网络舆情监控,并对欠薪网络舆情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和跟进处理。
“为能有效防范欠薪问题发生,我们借助互联网建立了连环相扣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微信群。”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队长王刚介绍,“主管县长、部门领导、镇街负责人建立了工作群,镇街、部门主管领导建立交流群,企业、商会负责人建立信息群,逐级安排部署、互通信息,交流问题、研判分析,实现欠薪问题监控全天候、无缝隙”。
工资支付“遥感”监控
一位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直白地说:“拖欠了民工工资,我们企业也不好受。劳动监察驻工地的监督员会定期核查账表,逮住了被通报对企业的资质和发展都不利,还不如按期支付给民工好!”
县联席会议办公室定期通过呈报送阅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和纪委、信联办、维稳办等部门通报欠薪问题根源和解决措施,不定期向各成员单位发布欠薪预警预报,提醒监控预防。
为有效监控建筑施工企业规范用工管理,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扶风县在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基础上,发挥56名建筑施工驻地工资支付监督员作用,实时开展常态化巡查监察。一旦发生欠薪问题,能精准厘清用工关系,牵住负有清欠责任单位的“牛鼻子”,并跟踪查办、督办。
“工资支付监督员如同给建筑工地安装了‘鹰眼’,全程监督工资支付行为,使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自觉地守住诚信底线。”王队长说。
欠薪处置“联合”作战
“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实际以及形成拖欠的具体成因,我们坚持综合施策、分类定策,协同处理的思路,变处置欠薪孤军作战为厘清职能联动出击、联合作战”。县人社局局长卫兵孝介绍,本着对农民工关爱和负责的态度,对拖欠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全部实行快立、快审、快结,为农民工维权撑起‘保护伞’。
今年,扶风县把治欠保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号工程”,依托县政务大厅,在市民中心设立了处置农民工欠薪问题专门窗口,实行一厅式办公,住建、水利、交通及公安、法院等部门派驻精兵强将,集中处置各类欠薪投诉,实施量化管理,挂牌督办,限时办结,对账销号。
扶风县常务副县长王小龙说:“解决好农民工欠薪问题,考量的是政府公信力,是相关部门和干部的责任担当,每个人都应当以最大善意来对待农民工工资问题。不能仅靠某个部门‘单打独斗’和春节前的一次‘集中围剿’,要坚持源头预防、长效监控、联合整治,确保防欠保支不少人。”
据了解,今年扶风县通过实时掌控劳动关系动态,超前研究应对措施,主动掌握工作主动权,建立了“管好用人、管住发钱、管在平时”的多维防控机制,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变“分散监控”成“综合防范”,实现了欠薪案件数、群体突发事件数、追讨欠薪涉及劳动者人数的“三下降”,有效遏制了农民工工资拖欠势头。